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理财 > 正文

吴起变法对楚国的影响,让人怜悯让人无奈

导读: 

前390年左右, 吴起投楚后, 先担任了一年宛守,这期间, 他对楚国社会注意调查研究, 认为楚国` 贫国弱兵的根源是" 大臣太重, 封君太众" , 因而他后来主持变法, 主要矛头是打击这些" 大臣" 和" 封君" , 即强大的旧贵族势力。

 

前390年左右, 吴起投楚后, 先担任了一年宛守,这期间, 他对楚国社会注意调查研究, 认为楚国` 贫国弱兵的根源是" 大臣太重, 封君太众" , 因而他后来主持变法, 主要矛头是打击这些" 大臣" 和" 封君" , 即强大的旧贵族势力。他变法的内容和措施也是从这方面铺开的。与此同时, 又大力整顿吏治,企图建立一个公而忘私、谗不蔽忠、言行独立、见义勇为的富有战斗力的新的封建统治机构。从此可以看出, 吴起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家, 对楚国弊端深透熟谙,了如指掌, 所以他施行变法时间虽然不长, 效果显著, 楚国局面立时为之一变。

其一, 它使楚国国力迅强大起来并在与加强各国关系中,随之引起了各国的震动。前383年,赵攻卫,卫败,几乎亡国,求救于魏。次年,魏救卫攻赵,卫反攻,夺刚平,攻中牟,取赵河东之地。战于州西,出于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 一直攻到了黄河。其二, 继续兼并和扩张, 进一步拓展了楚国的疆域。" 扬越" ,即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大片土地。吴起在" 南收扬越" 后又继续向南扩张, 使楚国占有今江西南部湖南、广西。出土了许多具有楚国特点的铜器、铁器, 有的铜兵器上还刻有楚国内地的地名, 证明吴起变法后,楚国疆域已开拓到湖南、广西一带。从此, 岭南各地和楚国, 进而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进一步加强了。

由此可见, 吴起变法即是楚国历史之必然,变法措施又切中时弊, 并一时见效, 应该说是符合楚国国情的. 但结果却人头落地, 为什么变法很快就天折了呢?个中原因,历来多从客观困难寻找, 如旧贵族势力强大, 楚悼王早死等等, 为其辩解, 殊不知变法就是变法者把自己主观方案付诸客观实施过程, 凡是符合客观的,且步骤、措施又很得当, 一般是胜利的;反之则失败。因此, 吴起变法的败因, 从根本上看, 还得从变法的内容及措施去分析, 这样才能真正切中要害, 科学地总结历史教训。

变法, 实质上是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一场深入的变革。变法要取得成功, 首先要" 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 经济领域中变革,的成功。吴起认识到楚国的"地多人少,悦但他没有根据这一特点着力扶植自耕农和庶族地主. 楚国" 庶人" 的地位一直是很低的, 直到战国中晚期, 才有所改变. 如各地楚墓发掘中, 战国中期前庶民墓的随葬品多为实用陶器, 其后才有仿铜陶礼器。我们知道, 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 即无数分散的、小家长制式的自然经济团粒结构。吴起既然忽视这一关到新兴政权存亡的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变法中当然就缺乏深厚的基础,得不到自耕农和庶族地主的支持。

楚国是农业大国, 发展农业生产当为富国强兵之根本, 但吴起变法中却不见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在这个问题上吴起既比不上稍后的商欺, 也不及与自己同时的李埋。李慢在魏国变法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这同时,对新生封建国家极为不利,所以李慢大力扶植自耕农, 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吴起到楚国后,并非植根于自耕农经济实力上升之中, 既受到权贵大吏的激烈反对, 又得不到自耕农和庶族地主的支持, 所以这支" 战斗之士" , 虽然能打一些战仗, 却不能成为保卫新生封建政权的坚强力量。吴起和稍后的商鞍比较起来则更加逊色。商鞍重经济基础改革,他" 坏井田。既扶植自耕农,又打击贵族。

在这基础上,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中国古代历来以农业为本,这是中国自然环境诸条件决定的。吴起忽视发展农业生产,忽视扶植自耕农和庶族地主,不能不是吴起变法的重大失误。从这点看, 吴起对楚国国情是十分疏忽的,并非楚国当时的最佳改革方案.我们说吴起对楚国国情疏忽,并非说他对楚国国情毫无所知;相反地,吴起对楚国国情还是很清楚的,一语道破了楚国权贵大重, 经济·畸形发展的病态,但他所采取的措施,并未釜底抽薪,着眼于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提高广大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地位入手,从根本上动摇旧贵族的经济基础,所以他这种"移民"政策只是一时触动了权贵利益,结果楚悼王一死,旧贵族就立刻起来反扑, 吴起束手无策,没有一点反抗力,暴露了这位改革家政治的不成熟性和变法措施的单一性。

吴起面对各阶级、各阶层的关切和波动,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明法审令",以法令形式推动变法;二是" 倚车辕",立车辕让民搬动,以示不欺。这两条措施,一是强制性的一是鼓动的,都不能从变革观念深处推动变法的进行。除了权贵百吏" 苦之"不服外,在楚国具有广泛影响的道家也公开反对。屈宜臼就是道家思想言论的代表。他不仅咒骂吴起是"祸人",还攻击支持吴起的楚悼王" 逆天道",把变法视为楚国的灾难.至于民众也并不理解,这一切都表前,吴起变法难度极大,尽管前线作战取得了胜利,但这些胜利掩盖不了国内舆论的声浪。

变法必然触及人们固有的陈旧观念。各阶级、各阶层的议论或反对本来是正常的。问题是吴起没有对此引起重视, 没有为了适应政治改革而及时加强思想统治和建设。这点和李慢、商鞍比较起来,吴起也逊色得多。李慢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商鞍为保证变法实施,商鞍能强化思想统治,吴起则熟视无睹,软弱无力,这就决定了这两位改革家必然迎来一个胜利、一个失败的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吴起是一位热情的、具有伟大气魄的改革家。吴起变法的失败不仅是吴起个人的悲剧,也同时是楚国历史的悲剧。从此,楚国日趋衰亡,楚国人民家破人亡,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样的改革。在后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位伟大的能人。



来源:百家号      日期:18-07-27

推荐阅读:叶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