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金融 > 正文

2017年中国通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十年的发展情况分析【图】

导读: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自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出台以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1G时代到2G、3G至4G时代的转变。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也已经延伸至多数乡镇农村,综合通信网络大体已经建成,覆盖面广且通信质量优越。

一、通信行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移动市场见证移动通信行业巨变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自1987年蜂窝移动通信出台以来,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迅速,一直处于增长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从1G时代到2G、3G至4G时代的转变。我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也已经延伸至多数乡镇农村,综合通信网络大体已经建成,覆盖面广且通信质量优越。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起步虽晚,但过去的20年里,见证了从1G到4G的转变,从TD-SCDMA到TD-LTE,这期间每一代通信的关键技术都在变化提升,4GTD-LTE在中国正式商用三年后,我国网络覆盖和用户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4G市场。目前,我国的通信行业已经与全球基本保持同步,主要是拥有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并创新新技术、涌现一批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具备世界级竞争能力的大公司。

1、通信运营市场规模和结构情况分析

行业平稳运行,业务总量和收入增长迅猛。自2010年起,我国电信业务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4年开始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迅猛,截止至2016年,电信业务总量已完成35948亿元,同比增长54.2%。电信业务收入在2010到2013年期间保持增长趋势,尽管2014、2015年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到2016年电信业务收入已达到11893亿元,整体保持增长趋势。相比固定通信收入,国内移动通信收入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且移动通信收入远远高于固定通信收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预期未来移动通信收入所占比重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移动用户规模扩大,4G用户爆发式增长。自从移动电话面世以来,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一直呈现上升趋势,随着4G网络的发展,移动用户增长迅猛,截止至2016年,全国移动电话总数达13.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6.2部/百人,且保持增长趋势。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经历2G、3G到现在4G的发展,2012年起,2G移动用户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3G移动用户从2013年开始也大幅下降,4G用户规模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扩大。2016年,4G用户数呈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3.4亿户,总数达到7.7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58.2%。

2010至2016年期间,移动宽带(3G/4G)用户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6年,移动宽带用户占比大幅提高,移动宽带用户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1.2%。

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翻倍,数据业务成为主流。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的带动下,移动流量消费在2010到2016年期间一直保持增长,到2016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已达93.6亿G,同比增长123.7%,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达到772M。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84.2亿G,同比增长124.1%,在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90%。

总体来说,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服务已经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以传统话音业务为前提,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逐步向为设计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前行,同时,移动通信与其相关行业互相融合,利用新技术、新项目以及应用需求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我国4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优质的数据传输效率和速度也使得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人们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优质用户体验。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这些年,经过不断创新,历经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2、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随着4G的进一步普及,极大推进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使得我国移动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截止至2017年9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2.3亿户,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11.5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82.4%。同时,移动互联网呈现终端移动化、流量移动化、应用移动化和收入移动化等特点。伴随着用户高速增长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互联终端生产日渐多样化,应用内容日益丰富,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其也带动了通信、商务金融、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业务应用和创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移动互联网在这几年发展迅猛,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整体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2017年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明显下降后,第二季度迅速回升并拥有较大增幅,环比达到23.3%。其增长主要由于移动购物和移动游戏市场的稳定增长。随着移动广告高峰期的到来以及电商活动的增多,预计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016Q1-2017Q2中国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可见光通信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从移动互联网细分结构来看,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主要源于移动游戏、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的发展。2017年第二季度,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占比依然维持在六成以上,稳居移动互联网第一大领域;移动营销市场占比从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保持下降趋势,第二季度稍有回升,占比为18.3%,排名第二;从2016年到2017年,移动游戏市场占比均在11%上下波动;另外,2016年爆发的共享单车也为移动互联网市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占比虽小,但正在成倍数增长,2017年第二季度占比翻三倍,达到1.2%,预计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16Q1-2017Q2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行业结构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伴随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日益密切,在整个社会经济市场中,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所占市场份额比重逐年递增。从过去的语音、音乐、彩铃、彩信等业务逐渐发展到现在的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交流、移动端娱乐游戏等业务,而且这些业务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移动互联网也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甚至改变了传统经济格局,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来说,移动互联网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二)、国内通信行业设备商的发展

1、主设备商是通信发展的基石和缩影

通信产业链持续分裂和结构演变,设备提供商始终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基石。回看过去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阶段:也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周期,整个产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还处于垄断封闭状态,仅仅包括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和终端用户,三者关系比较简单,呈现链条结构,耦合性很差。运营商在整个链条中占据主导位置,拥有绝对控制权,掌握着技术、资源平台和用户;设备制造商只能按照运营商提出的需求来生产产品,提供通信设备和终端获取发展;用户的地位最差,完全处于卖方市场阶段。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周期,由于政府对垄断产业进行了改革,移动运营商也走向改革之路。此时,整个产业链向分工细化方向变化,产业链衍生成了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和用户几个链条,彼此关系并不紧密,呈现复杂的链式结构。第三阶段:也就是过去十年2G向3G/4G过渡的周期。移动通信产业链伴随着复杂的业务应用发生改变,产业链结构演变成为网状结构,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动摇,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开始直接面向用户,试图攫取更大价值,此时,各链条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互制约和影响。从过去通信产业链的历史特点来看,设备提供商始终存在,是通信基础中的基础,其自身也发生着变革和创新,或是侧重于移动设备维护,或是着眼于固话业务发展,在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不断影响市场需求与决策。

价值链转移倒逼“运营+设备”本土绑定模式加深,设备商继续引领移动通信技术革新。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历史是技术驱动的历史,每十年一次技术变革,主设备商都是标准推进与制定的主导者,例如WCDMA标准主要是由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等设备厂商所主导。过去十年,“为接入付费”的用户价值体系逐步被“为内容付费”所替代,终端和业务提供商大肆挑战运营商核心地位,互联网厂商与运营商市值变化趋势也反应了这种现象。为适应转型的需要,运营商与设备商或将抱团展开紧密合作,不断推动网络演进和创新,为运营商提供网络重构和业务重构,才有机会不被彻底管道化。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的合作超越合同中存在的购买设备这种形式,运营商要想实现技术上绝对领先地位,就必须求助本土的通信制造企业。

全球市场靠前企业市值变化(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信行业产业链价值变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国内设备商竞争情况分析

设备商收入情况分析

国内设备商收入规模逐步实现反超。过去十年,四家主设备商中,只有华为保持每年营业收入增长,且年复合增长率较高(13.3%),持续拉开与其他三家主设备商的收入差距。考虑汇率影响,在2014、2015、2016这三年,华为是唯一一家实现营收增长,且2016年其营收规模与其他三家营收之和相当。中兴运营商业务和消费端业务都开始复苏,且未来5G 时代中兴具备足够的实力挤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兴上升势头明显。诺基亚和爱立信在这10年来,营收规模与利润都不断萎缩,颓势明显,其中爱立信是四家主设备商中收入降幅最大的。

四大主设备商营收(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设备商收入区域分布

中国市场成为主战场,国内厂商受益明显。全球电信设备在中国区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中国通信市场快速成长,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国内通信投资加大;国产设备商逐步取代欧美厂商,成为行业龙头,占据行业半壁江山。对比四大设备商的运营商业务收入:在中国和亚太占据市场份额优势的华为受益于中国4G网络建设和印度、泰国基础网络建设投资增加,其2016年的收入总额获得进一步增长;而爱立信和诺基亚则受累于美国和日本市场需求疲软导致收入下滑;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收入份额由2015年的41%上升到了49%,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另一半江山则由爱立信和诺基亚分而治之,由此剩给中兴的有10%左右的空隙和80多亿美元的体量。

设备商盈利情况分析

设备商整体利润和现金流随着技术更迭和网络建设呈现较强周期性。通信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随着通信技术周期的演进,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呈现周期性起伏。3G到4G的过渡期设备商整体利润及现金流处于低点:2012至2013在全球范围3G建设接近尾声,4G建设尚未大规模启动,设备商净利润及现金流触底,2012年5大设备商净利润之和为-29亿,达到历史低点;4G投入期利润水平回暖:2013年到2015年,设备商利润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华为增速迅猛,中兴稳步提升,主要是受益于国内的成本优势和国内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建设;2016周期底部再现:2016年各大设备商净利润整体呈下滑趋势,再次进入下降区间。

二、通信行业未来十年:5G铸造中国新名片

(一)、 “天时地利人和物兴”打开持续向上空间

1、政治环境:监管和战略环境适宜通信行业竞争中健康发展

监管环境稳定并保持适度,鼓励竞争促进通信市场发展活力。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通信行业一直实行适度、有序的竞争政策。中国政府机构通过制定各类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确定互联互通规则,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调配和监督使用,为国内通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加权威的依据。同时,中国政府鼓励充分鼓励竞争,保持市场活力。从电信行业的三次重组,到频谱的酌情规划和平衡,再到中国联通的混改,都是希望通信产业能保持充分竞争态势,健康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国内政府监管策略都将保持现有态势,通信行业发展环境较好。

从十九大报告中来看,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信息网络技术将在转方式、惠民生,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通信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将承担起更加光荣和艰巨的使命。同时,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取得突破性成就,科技发展格局出现重大变化。而作为新兴成长产业,通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完全契合“创新”主题,必将获得国家重视和扶持,在良好环境下有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

2、经济基础:经济稳定创造良好培育环境

市场经济规律作用逐渐加大,力促通信市场健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买方市场和开放经济己经形成,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目前,国内通信市场中良好的经济结构和供需关系已经形成,这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奠定良好经济基础。

社会用于通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从国家GDP与通信市场规模、通信费用支出数据来看,三者之间有较为正向的关系,高GDP增长率带动通信费用支出的高增长,通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8-2016年中国GDP年复合增长率9.8%,推动通信行业的高速增长,我国同期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12.6%,通信费用年复合增长率7.4%。同时,我国的物价和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降低了投资和融资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长期的低利率,这也促使了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增大。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全球经济复苏仍然乏力:欧洲正在慢慢地摆脱衰退,但整体缺乏增长新动力;美国资本支出的增长速度正在加快,但预计增速仍低于之前周期复苏时期。十九大上,国家发改委给出了我国过去四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增长看,虽然全球经济仍然复苏艰难,但是经济过去四年年均增长7.2%,到2016年底经济总量达到74万亿元,2017年预计全年增速为6.5%,未来几年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3、通信行业具有高依赖度

通信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水电气”性质的基本生活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不断富裕,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已经是绝对的日常用品,手机文化、短信文化、互联网文化等社会文化环境逐步形成。2016年,中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4小时,也就是每天平均有4小时在上网,人们对网络依赖性很强。同时,移动通信为人们建立了更紧密的信息网络,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体现在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2016年,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1亿,占手机网民的63.4%,年增长率为29.8%;我国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到1.94亿,使用比例由16.8%提升至27.9%;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95亿,占网民的26.6%,年增长率为28.0%;我国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6613万,增长率为41.7%。

4、技术趋势:深厚积累奠定未来上升趋势

技术路线或走向统一,合作共赢成为常态。从2G时代开始,世界各国就开始了移动通信标准的争夺战,来自欧洲的GSM脱颖而出,但是由于CDMA用于通信的容量巨大,而且频率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所以美国高通投入到CDMA的研发中。到了3G、4G时代,欧洲、美国、中国仍然研发自己的通信标准,希望引领世界通信领域,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彼此互不兼容,给手机用户带来很多困扰,各国纷纷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加速5G发展,绝大多数国家期望技术标准能够统一,因此在5G时代全球实现统一标准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由于未来无线技术门槛逐步提升,巨头间交叉合作将成为常态,抱团防止被边缘化。

移动蜂窝通信技术演进历史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积累效果显著,为未来无线技术标准制定奠定基础。在2G时代,中国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储备也非常弱,以爱立信为代表的欧洲厂商处于绝对老大地位。到3G时代,中国自主产权为主的TD-SCDMA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虽然起步较晚,技术和产业不够成熟,但意义重大,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3G时代,中国企业的专利数量也快速提升,占比达到15%,但CDMA的核心专利仍由高通死死捏住。到4G时代,中国企业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针对TD-SCDMA后续演进,TD-LTE成为4G标准之一,产业链也不再像3G时代TD-SCDMA那样单薄,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部署了TD-LTE商用网络。同时,中国企业在4G关键专利占比中提升到31%,话语权极大提升,欧洲、日本韩国逐步退出第一阵营。国内良好的积累,以及持续对研发投入的重视,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现有态势。

3G标准专利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G关键技术专利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通信行业5G的发展分析

国内产业链积极配合,产学研相互协调共同推进5G进程。2013年2月,我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推动成立IMT-2020(5G)推进组,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力量、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在5G标准制定上,IMT-2020推进组已经成为与METIS、5GPP并列的标准组织。

在成立IMT-2020(5G)推进组之时,将我国5G发展战略目标定为“引领全球5G发展”,也就是说使我国成为5G概念、技术、标准、产业发展和服务应用的引领国家之一。以华为、中兴、大唐等设备厂商,中国信通院、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航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及三大运营商为主要推动力量,开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在5G技术研发和测试方面稳步进行。

1、频谱储备情况分析

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频谱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我国5G频谱规划逐渐成形。“5G发展,频谱先行”已经成为共识,频谱资源的规划和分配是推进5G技术研发和商用的重要前提,频段不确定性减小也会减少企业研发投入的浪费。在频谱资源方面,各国面临着巨大的缺口与压力,为了在国际博弈和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各国纷纷着手为5G谋划频率资源。早在2016年1月,我国工信部就已经确定3.4-3.6GHz频段用于北京和深圳两地5G技术试验。2017年6月,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发布了3.3-3.6GHz和4.8-5.0GHz频段用于5G系统的频率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4.75-27.5GHz、37-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用于5G系统的意见,这次确定了新增3个5G试验频率,共批复8.25G毫米波带宽。2017年9月,工信部再次发布公告,公开征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从草案可以看出,3.3-3.4GMHz频段基本被确认为5G频段,原则上限于室内使用;4.8-5.0GHz频段,此外,草案出现了4.4-4.5GHz这个新的可用于5G系统的频段,但不能对其他相关无线电业务造成有害干扰。

2、基于3/4G充分积累,5G技术布局领先

专利数量布局第一,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均有较好基础。众所周知,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由此可以看出,技术标准的主导权是实现“引领”最为关键的要素。目前,5G标准尚未完全冻结,但从首次申请的5G相关专利情况来看,截止2015年,中国已经首次反超,在数量上处于第一的位置。从细分关键技术来看,中国基本全面领先:大规模天线技术是5G最为确定的关键技术,中国首次申请的大规模天线技术的专利数量占比超过一半,美国占据四成;超密集组网方面,中国是small cell项目主导者,首次申请专利占比接近50%;新型多址技术方面,中国具有深厚积累,华为、中兴和大唐均提出自主创新的新型多址技术方案,中国首次申请专利占比高达70%,除此之外,DoCoMo和美国高通也有相关技术方案;高频技术方面,与5G其他三个关键技术相比,我国总体技术积累相对较弱,首次申请专利方面,美国以四成占比位居第一,中国占比也有超过20%,且主要是以高校为主。除了首次申请专利,目前中国企业代表担任主席、组长职务也处于历史最多,华为主导的PolarCode方案在3GPP会议的5G短码方案中战胜了高通主推的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成为5G控制信道场景编码方案,中国技术标准推进话语权大幅提升,“5G实现引领”的目标渐近。

5G 首次申请专利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二阶段5G测试中国厂商全面领先。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于2016年1月全面启动,分为关键技术验证、技术方案验证和系统方案验证三个阶段推进实施。目前,第二阶段测试中面向5G新空口的无线技术测试已顺利完成,2017年底前还将完成网络部分的测试。第三阶段试验将于2017年底、2018年初启动,遵循5G统一的国际标准,并基于面向商用的硬件平台,重点开展预商用设备的单站、组网性能及相关互联互通测试,计划在2018年底前完成。在2017年9月底召开的“第二届5G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推进组公布了我国目前5G测试的发展进度,在连续广域覆盖方面,小区峰值速率最高达到28Gbps,可满足ITU关于峰值速率10Gbps的性能指标要求;在低时延高可靠方面,空口时延小于0.64ms,可靠性大于99.999%,可满足ITU关于空口时延小于1ms和可靠性大于99.999%的性能指标要求;在低功耗大连接方面,同样满足了ITU关于百万连接/km²的用户连接能力性能指标要求;在热点高容量(低频)方面,流量密度指标均超过了36Mbps/m²,最高达到了107Mbps/m²,可满足ITU所确定的10Mbps/m²流量密度的性能指标要求;在热点高容量(高频)方面,实现了20Gbps的峰值传输速率,最高达到了62.25Gbps,满足ITU所确定的10-20Gbps的峰值传输速率性能要求。其中,华为完成了所有测试,中兴完成了出除5G核心网的其他所有测试,大唐电信5个场景和部分完成2个指标,这表明我国主流厂商在5G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

3、空间规模情况分析

国内运营商5G外场试验稳步推进,商用进程将处于第一梯队。中国移动早在2016年2月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并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建立了9个和三个实验室。中国移动制定了三步走的5G商用计划:第一步,从2017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开展5G技术实验,完成无线基本性能测试、标准方案验证、参数选择、面向规划的技术验证,以及面向组网的技术验证;第二步,从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将完成5G规模试验,包括无线基本型技术验证、端到端互通,面向建设、组网的新技术试验以及发展终端样机;第三步,从2019年第二季度到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将完成5G网络预商用和商用,形成面向运营的技术体系、面向友好的业务体验测试,开展规划、组网、建设工作。目前,目前,中国移动已完成了5G关键技术组件验证,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苏州、宁波5个城市启动现场试验。中国电信5G也分为三步:2017-2018年,开展小规模外场试验,重点进行无线组网方案与能力试验,结合终端原型机进行系统试验和业务演示;2018下半年到2019年,开展规模及预商用试验,对多厂商设备进行组网,实施4G/5G互操作,并重点考察终端和网络建兼容性,以及针对垂直行业进行业务创新;2020年,将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规模部署5G并开展商用。中国联通计划明年在全国进行5G试商用部署,2019年计划在全国进行试商用部署。从三家运营商5G商用进程计划来看,国内已经和日、韩首先站在同一领跑梯队。

5G将拉动投资,带动经济产出明显。预计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当年将会带动国内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分别为4840亿元和1.2万亿元,至2030年5G能够带动的直接产出将达到6.3万亿元,间接产出将达到10.6万亿元,十年间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和24%。从产出结构看,在5G商用初期,预计2020年,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收入合计约4500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94%;在5G商用中期,预计到2025 年,来自用户和其他行业的终端设备支出和电信服务支出分别为1.4 万亿和0.7 万亿元,占到直接经济总产出的64%;在5G商用中后期,预计2030 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直接经济总产出的42%。

5G 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G 直接经济产出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将成为全球5G最大规模市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将于2020年到位,2023年全球5G用户数量将超过10亿,而中国将占到一半以上。

全球5G 用户规模预测(十亿户)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手机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华为有望成为中国“第一手机厂商”。从全球市场来看,2017年上半年华为市场份额为10%,仅次于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而三星正处于“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然而中国的力量不容小觑,华为的表现尤其令人期待。10月16日,华为发布全球首款AI手机——华为Mate10,实现智能手机领域的一大突破性进展。华为AI手机的诞生,预示着中国手机产业的崛起。2017上半年,国内前三大厂商(华为、OPPO、VIVO)瓜分了国内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中华为占比最大,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手机产业巨头。

2017Q1&Q2 全球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Q1&Q2 中国手机出货量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兴起,正推动着社会的数字化演进。全联接世界向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也在加速,技术正在打破人、企业和万物之间的界限。华为提出以云的理念重塑电信网络,从设备、网络、业务、运营四个方面升级基础网络,带来硬件资源池化、软件全分布化、运营全自动化的系统优势。在该战略下,整体网络将彻底转型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所有的网络功能和业务应用都运行在云数据中心上。此外,华为在10月份发布全球首款AI手机,成为手机产业的划时代之作,真正将智能手机升级为智慧手机。

5G时代的来临使华为率先受益。未来5G技术将会大规模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全球生态系统,才可能推动全球5G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时间:2018年02月05日

推荐阅读: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