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最难过的事是什么?想买房,没钱。
那比没钱还要难过的呢?有钱,没名额。
自从广州317限购令出台后,珠江里盛满了外来人口、投资客和开发商的眼泪,看着房子就在自己的眼前,可就是买不了的感觉,比小脚趾踢到床沿还要痛十倍。
难道,没名额的购房者只能看着房子在自己面前一天天涨价吗?
实际上,广州有不少楼盘都存在着一套“潜规则”,除非客户主动询问,否则销售一般不告知。这套“潜规则”可以帮助摆脱名额的束缚,照样买买买!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广州都有哪些楼盘可以实现无名额买房!
位于南沙进港大道的某楼盘就把“不限购”作为卖点体现在项目海报中。
据该楼盘的销售介绍,该楼盘没有购房名额也可以购买,且仅需付一成首付。
该销售表示,项目会跟购房者签订一个协议,购房者购买这套房子之后,可以等到有名额时再网签,在等待网签的过程中,购房者可以将房子正常入住或出租。销售人员表示,没有房产证也没关系,找中介放租就可以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议包含有一份“五年必须签约保证”,即购房者必须在五年内完成网签或转卖,否则项目会向购房者收取违约金,并将该房子以原款回购。
至于付款方式,销售表示可以做分期付款,首付一成,其余款项每三个月给一成半,免息免手续费。但由于没有网签做不了贷款,所以所谓“分期付款”的本质,不过是将一次性付款分成几个月还。
可以做到无名额购房的,还有位于知识城的某楼盘以及位于东圃的某楼盘。操作方法同样是与客户签订“五年购房合同”,不过付款方式略有不同:知识城某盘要求首付25%,剩余75%款项分18个月给;东圃某盘只接受一次性付款。
这种签订购房合约,以延迟网签的方式摆脱购房名额的束缚,为没名额的购房者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不过,这种购房方式会不会存在什么风险呢?
广州PLUS就此事咨询了房卫士总经理郑大源先生,郑大源先生表示,这种签订购房合约延迟网签的方式风险很大,不推荐购房者这样做。风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买房资格问题
政策随时会变动,当年317新政时,社保政策就由三年变为五年。虽然现在的政策是缴满五年社保就有买房资格,但难保五年内再有政策变动,导致失去买房资格了。这种情况在往年出新政的时候十分常见,一旦出新政受到波及那就很难回旋。
2,房价风险
虽然开发商会跟购房者签署“五年必须签约保证”,但是五年时间内房价可能发生很大波动,或会导致其中一方不愿意交易。举个例子,如果房价跌了,五年后购房者无法将房子卖出,又不愿赔付违约金,就容易产生纠纷。
如果真的想买房子,但又没有名额,郑大源先生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1,注册公司,目前公司买房不限购,无论是购买住宅还是非住宅。
2,如果是现在名下有房的导致没有买房资格,那就将现在名下的房产转让出去。
3,同上,离婚析产,腾出名额,离婚后即可获得买房资格。
4,如果是单身,那就结婚,也可以增加名额。
5,如果是外地户口,没有连续5年的社保个税,那就等满五年。
6,外地户口也可以通过结婚增加名额。
此外,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五年合同,看似能给购房者带来法律保障,实则风险重重。
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的曹纯珂律师表示,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引》第七条、当事人以买卖合同存在下列情形之一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如:(八)违反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但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双方签订的这种附期限、附条件的房屋买卖合同并非一律无效。
你和开发商
开发商为无购房资格的客户提供购房和炒房通道,突破政策限购,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加快销售进度和回笼资金。实践中,作为无购房者资格面临的法律风险重重,例如:签订的合同没有话语权,开发商的各种霸王条款对购房者不利。
其次,购房者面临限购政策变化的风险,假如合同约定购房者三年应当办理网签,期间,限购政策突然变五年,作为购房者,可能就要面临违约的法律风险,可以说,有苦难言。
最后,房价的市场变化太大,房价若突然猛涨,开发商不愿意继续将房屋售让给购房者,购房者还将面临开发商中途违约维权难的风险,开发商常用抗辩的方式就是主张购房者无购房资格合同无效,双方约定的违约金难以被法院全部得到支持。
这种操作方式,其实有点像是“周瑜打黄盖”
曹律师表示,如果购房者真的有实际购房需求,需要采取这种购房方式,建议在与开发商签订合同之前,仔细看清楚合同条款,清楚自己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如果开发商真愿意,可以拿具体合同版本,寻找律师再根据双方条款情况对合同进行修改和调整,以便充分保障购房者条款。已经采用这种方式的购房者,如果后期出现问题或纠纷,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寻求律师帮助。
开发商利用自身优势,签订的合同条款早已设计了各种对自身有利的条款,因为,私下签订的合同文本不同于政府指导的房屋买卖合同版本,购房者维权途径被动。所以,无购房资格突破限购政策进入房市,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勇气!
来源:房天下 时间: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