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金融 > 正文

沪上鸟类“新访客”渐多 “贵客、稀客”频到访

导读: 

蓝鹀。2016年5月29日被观鸟爱好者在南汇东滩发现,这是上海的首个蓝鹀记录。本次发现的蓝鹀为一只雄鸟,体羽蓝灰色,腹部、臀及尾外缘白色。

 东方网5月31日消息:据相关文献数据显示,自二十世纪初至今,上海市有记录的鸟类共476种。近年来,随着上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麻雀、白头鹎、乌鸫、珠颈斑鸠等留鸟越来越容易被市民观察到,一些从未在上海历史上出现过的鸟种也不断刷新上海鸟类调查记录,近2年上海地区鸟类新记录就有12种。

图片说明:彩鹮,摄影:袁利荣

彩鹮。2017年5月19日,发现于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彩鹮是一种体形稍大的黑色涉禽,羽毛深栗色带闪光。尽管彩鹮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由于曾连续多年未在我国观测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这是上海第一次可以确认的彩鹮记录。此次在东滩保护区目击到的彩鹮,位于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示范区域内。

图片说明:暗绿背鸬鹚,摄影:小草

暗绿背鸬鹚。2016年1月11日在横沙岛被记录到。暗绿背鸬鹚是东亚特有鸟类,分布北起千岛群岛、萨哈林岛,沿俄罗斯远东沿岸一直到日本中部。国内在辽宁、河北和山东的岛屿均有繁殖,冬季南迁经过沿海海域至中国东南部,在台湾和福建沿海有不定期的冬候鸟。

暗绿背鸬鹚是一种海洋性鸟类,在繁殖和停歇时均偏好峻峭岩崖,通常可在岩石性海岛沿岸礁石上观察到,仅在迁徙季节偶尔出现在内陆淡水水域。

图片说明:蓝鹀,摄影:赵海明

蓝鹀。2016年5月29日被观鸟爱好者在南汇东滩发现,这是上海的首个蓝鹀记录。本次发现的蓝鹀为一只雄鸟,体羽蓝灰色,腹部、臀及尾外缘白色。

蓝鹀属于高海拔鸟种,在中西部地区的山区有繁殖,离上海最近的分布地在浙江天目山系森林地带。蓝鹀在分布区是留鸟,仅有部分个体作季节性游荡,但上海离其自然分布区远,生境也完全不似,本次在上海观察到的蓝鹀,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图片说明:鸦嘴卷尾,摄影:罗欣

鸦嘴卷尾。2016年10月11日被发现于南汇东滩,是上海鸟类新记录。这种卷尾形似迁徙季节在上海地区常见的黑卷尾,但其喙更厚实,背部羽色金属光泽强烈,尾部开叉相对较浅。根据其腹羽的白色羽端看,这是一只今年出生的鸟。

鸦嘴卷尾在我国自然分布于西南地区,在湖南和广东也有零星记录,这种鸟的数量不多,在原分布区也属于少见的留鸟。鸦嘴卷尾很少迁徙,在分布区相当本地化,此次发现的幼年个体可能是繁殖后游荡至此,属于迷鸟。

图片说明:棕腹大仙鹟,摄影:李玫

棕腹大仙鹟。2016年5月4日在南汇东滩被发现,为上海鸟类新记录。棕腹大仙鹟自然分布于福建和西南地区的山区,在北戴河偶有记录。在习性上具有森林型鹟的典型特性,偏好于郁闭度高的林下层生境。棕腹大仙鹟在自然分布区属于留鸟,通常不做远距离迁徙,在上海出现的这只棕腹大仙鹟应当为迷鸟,其是否有规律性的迁徙行为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东方网   时间:2017-5-31

推荐阅读: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