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医药 > 正文

深圳中英街,“见圳”中华百年沧桑巨变

导读: 

这是一条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的老街,也是一条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的老街,这里的铁丝网曾经是与世隔绝的军事禁区,而如今的这条老街已经成为连接两地居民的一道风景线,它就是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

 这是一条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的老街,也是一条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成果的老街,这里的铁丝网曾经是与世隔绝的军事禁区,而如今的这条老街已经成为连接两地居民的一道风景线,它就是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

现在说起全国有名的商业街,人们大多会想到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这些地方。而在三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最有名的商业街非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莫属。这条位于南国小镇上的总长不足500米的老街曾经是深圳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也曾经是特区中的“特区”。然而,就在一个世纪之前,这里还只是一片不毛之地,历史上的中英街究竟经历了怎样不为人知的坎坷命运?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沙头角边境的守卫。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军于中英边界中方一侧合影。

以上两张照片是有纪录以来,关于沙头角中英街最早的影像资料。

▲ 清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初五至二月初七(1899年3月16~18日),中英勘界人员在沙头角勘界。中方勘界代表王存善(左前一低头站立者)和英方勘界代表骆克(左前二手扶界桩者)在沙头角海岸边竖立界桩。照片拍摄的位置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了深圳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中英街的街心竖立了八块用中英文标识的“中英地界1898”的界桩。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还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从此在中英街上,形成了长达99年的“一街两制”的特殊景象。

▲ 1930年,中英街老居民何集庆一家的全家福。

▲ 民国30年2月(1941年),日军占领中英街时的情景。

▲ 民国35年(1946年),英国军警在中英街界碑处。3号界碑旁边的石碑标明从粉岭到沙头角的英里数。

▲ 民国35年(1946年),沙头角黄泥堂一带农民在田间耕作,背景是田心村。

▲ 1949年10月,沙头角庆祝解放的游行队伍。

1949年10月,解放广州的战斗打响,参加解放广州的解放军主力是陈赓将军的二野4兵团及四野13、15兵团,再加上曾生的两广纵队,声势十分浩大,几乎可以说是势如破竹。

▲ 1949年10月,中英街三号界碑对面的墙上,惠阳县政府宣布沙头角解放的布告与画着主演罗家凤、何醒云画像的粤剧演出海报,以及“欢迎解放军”的标语,“化验注册”的广告……共同呈现在这扇墙面上。

▲ 1949年10月10日,中方和港英政府双方在中英街3号界碑设岗,粤赣湘边区纵队的我军战士与英国警察素来不睦,此次在界碑附近相遇对峙,引起了当地居民围观。

▲ 1949年10月,沙头角解放后,中英街便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垒的最前沿。

▲ 1949年10月,中英街街景。

▲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照片是从2号界碑看中英街方向。

▲ 1962年,深圳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波大规模逃港潮。港、深两地经济的巨大落差,无疑已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效应:多达十万之众的人群突然汇集在罗湖桥口岸,连树上都爬满了人,随时准备扒上火车,随时准备冲过香港新界。

▲ 1962年,内地非法入境者从沙头角附近进入新界时,被香港军警截获。那时候的沙头角和外界是没有联系的,属于军事禁区,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

▲ 1967年,“反英抗暴”时期,守卫在沙头角海边的解放军战士和民兵。

▲ 1967年,沙头角女民兵,巾帼不让须眉。

▲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英街。

上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发展,而国内经历数次政治运动。五颜六色的政治标语不断出现在中英街中方一侧的墙壁上,另一侧则是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界碑两侧的士兵冷眼相对。华界居民在街上碰到英界亲友连招呼都不敢打,接济物品更是不敢收。据中英街老居民回忆,那时候,《南方日报》属于机密,带到香港的话是要判刑的。

▲ 1967年10月5日,新界沙头角群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八周年在中英街搭建的牌坊。

▲ 197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沙头角的界河会,一位客家妇女隔河呼唤对岸亲人。

▲ 1970年,广州军区守备第六团官兵在中英街桥头执勤,这支部队就是赫赫有名的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前身。

▲ 1974年12月24日的中英街街口。中方边防战士脚下是当年日军修筑的碉堡,其枪眼正对3号界碑。

▲ 1982年,在中英街摆卖服装的个体商贩。

▲ 1983年,从新界塘肚山眺望沙头角全貌。

▲ 1985年,中方和港英政府方巡警在中英街3号界碑附近巡逻,某种意义上“一街两制”就是“一国两制”的缩影。

▲ 1997年7月1日,中英街居民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 2000年,改建的中英街联检大楼成为游客参观留念的新景点。

2018年夏天,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来到了这个奇迹诞生的地方,来到了这条承载着中华百年沧桑的老街。

▼下图中墙上的照片▼

▲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英街一度成为内地人的购物天堂(老照片),几十年过去了,中英街“囤货居奇”的优势不再,而历史文化和商贸旅游的新定位又让这条老街焕发了新的活力。

▲ “根在祖国,叶覆香港”的古榕。

今天来此购物的内地游客一部分是旅游观光,但更多的是定期囤货的商贩和代购,还有就是屡打不尽的水客。(商家为了不让货品囤积,通常会把货品分给水客,水客再用人肉背包的方式分批带入深圳市内)

▲ 在婴儿车旁等待家人的老者。

▲ 废弃的监控探头。

▲ 合影留念的游客。

▲ 中英街边防口岸。

今天,自由往来于深港两地的大多是香港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有大批香港居民迁至沙头角买楼定居。据官方资料统计,今天中英街深圳一侧,深圳原籍居民有1000余户,香港居民有4000余户。

▲ 在两地间往返运货的香港商贩。

▲ 出关时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街面左侧楼房较多的是深圳,右侧是香港。

深圳沙头角和香港新界接壤,历史上长期是一个边陲小镇。1962年的逃港潮中,这里还曾是控制最严的地方,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经济都没什么发展。然而,就在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沙头角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由一个荒凉之地,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海滨城市,这其中尤以这条名为中英街的老街最吸引人。

不过,当年去一次中英街也不容易。内地人到深圳,要办边防证,从深圳到沙头角,还要办特别通行证,一般没关系的人是办不到的。那时候去趟沙头角,逛逛中英街,就像出了国,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从中英街回来,那就是开了洋荤,和亲朋好友说起来脸上都放着光。

八九十年代鼎盛期的中英街,是闻名遐迩的“购物天堂”,街道两旁都是商店,经销着世界各国的产品,所售货物在内地大都难得一见。那个时候,中英街的金行就开到100多家,一家商铺一天卖掉一吨黄金是很正常的,生意人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数钱。除了黄金,当年的的录像带、录音机、电子表、彩色电视都十分热销,几乎每天都有几万人来此逛街购物。时至今日,中英街仍然每天都吸引着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小小的中英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分享者。

40年来,深圳经济发展滚滚向前、洪流不息,其中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民因此受益。现在的深圳,繁华、创新、包容、年轻,深圳人血液里流淌着敢闯敢试的基因。40年前,中英街是一道门,国人只能从门缝中窥见外面的世界,40年后,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中英街,在大湾区战略的历史机遇下,必将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世界看中国的一扇窗。

来源:搜狐网  时间:2018-09-22

推荐阅读:叶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