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数据 > 正文

介子推与晋文公同患难十九年,为何却被活活烧死

导读: 

晋国完全稳定下来之后,晋文公开始大封功臣。当初跟着他流亡的人封为第一等,赵衰和狐偃为首;晋惠公死后暗中联络他回国即位的封为第二等,以栾枝和郤溱为首;在秦兵护送下回国即位时迎降的为第三等,以郤步扬和韩简为首。


晋国完全稳定下来之后,晋文公开始大封功臣。当初跟着他流亡的人封为第一等,赵衰和狐偃为首;晋惠公死后暗中联络他回国即位的封为第二等,以栾枝和郤溱为首;在秦兵护送下回国即位时迎降的为第三等,以郤步扬和韩简为首。

三赏赏过之后,有一个叫壶叔的人就来见晋文公说:“还是在蒲城的时候,我就一直跟随在主公您的左右,并跟着您一齐周游列国,腿脚上受的伤都不计其数,您歇息的时候我为您端茶倒水,您出外的时候我为您套马驾车,悉心照料您的生活起居,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您一时半刻。今天主公您大赏群臣,但却没有赏我,是不是认为我犯了什么罪呢?”

晋文公说:“你问得正好,我为你讲一讲这个道理。我的臣子们之中,能够用仁义道德来开导我,让我明事理而不亏大义,这样的人,就要受第一等封赏;为我出谋划策,在诸侯面前让我不受侮辱轻视,这样的人,受第二等赏;冒着滚木礌石,在枪林箭雨中冲锋陷阵,舍身护卫我,这样的人,受第三等赏;而如果像你这样只是陪着我走了些路,从事了一些日常性的事务受了劳累,那就在三赏之外。现在我三赏已过,马上就要轮到你了。”

壶叔非常惭愧,但也心服口服。

不过晋文公此时虽然大赏君臣,但他却忽略了一个和他共过患难的人,这个人就是介子推。

当时在卫国五鹿村,由于赵衰带着食物落在了后面,晋文公非常饥饿,野菜又难以下咽,介子推便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熬了肉汤给晋文公吃。

等到秦兵护送晋文公过黄河时,晋文公看到壶叔还把他们流亡时所用的那些破旧的坛坛罐罐、草席被褥和剩菜剩饭全部往船上搬,就非常不高兴,说现在我们已经富贵了,还带着这些东西干什么,命人把那些东西全扔了。

狐偃看到后,认为晋文公还没即位,就已经有了喜新厌旧的意思,等他即位之后,还不定拿他们这些老臣怎么样呢。于是把秦穆公送他的玉璧献给晋文公说:“现在主公回国,国外有秦兵护送,国内有大夫们迎立,即位为君已是十拿九稳,我跟着您也没有什么用处了,想留在秦国为官,这里有一对玉璧献给您,略表我的一点心意。”

晋文公非常惊讶,说我们共患难已经十九年,历尽千辛万苦,现在刚刚回国,正准备与你一起共享富贵,你怎么能突然间选择离开我呢?

狐偃说:“我听说有才能的臣子,只会让他的国君倍显尊贵而不受苦难,我没有什么才能,曾经让您受困于五鹿,又让曹国和卫国的国君轻视您慢待您,还趁着您酒醉让马车拉着您离开齐国以致惹您生气,这都是我的罪过。这几年跟着您一起在外奔走,未免心力交瘁,我就像这些旧席子破毡剩菜剩饭,已经上不得台面了,所以留下也没什么用处,走了也没什么损失,所以请求主公允许我离开。”

晋文公听了之后,才明白狐偃为什么离开,他心里十分惭愧,于是又让人把丢掉的东西全部拣回来,并把那块玉璧扔进黄河与狐偃一起立誓说:“如果我忘了舅舅的功劳,不和舅舅一起共享富贵共掌朝政,我的子孙就不会兴旺。”

实际上,晋文公此时立誓,心里是极其不舒服的,因为狐偃没给他留下丝毫情面。但他还不得不装出受教颇深非常惭愧的样子,因为其他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却在一旁看着他,凝心聚力还是离心离德,实际就取决于晋文公的下一个举动。如果他不和狐偃盟誓,其他人难保不会产生和狐偃一样的看法,国君还没当上就失去了患难之交的支持,那还怎么得了?

不过平心而论,狐偃的这番话也没什么不妥,他们跟着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最后也无非就是盼着这一天,如果说他们追随辅佐晋文公而不愿得到任何的回报,那也根本不符合人性,虚假得令人难以置信。

但从来忠言逆耳,狐偃的这些话在晋文公心里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结合他以前的种种行为,最后认定他是一个投机者。虽然此时和他一起盟誓,但晋文公执政后却开始猜忌防范狐偃,渐渐地疏远了他。

此处狐偃作为臣子说了这些有点过分的话,让一齐随同流亡的介子推十分鄙夷,介子推认为晋文公能够回国即位是上天相助,但狐偃却把这些功劳拒为己有,还在这里和晋文公讲条件讨价还价,是一个贪图利禄之人,他羞于和狐偃这样的人同朝为官,于是在过黄河时偷偷地离开晋文公隐居了起来。

这个时候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因为介子推不在近旁,所以一时疏忽竟然忘了,很多人为他抱不平。他的从人就写了一首诗挂在了朝门上,说几条蛇辅佐一条龙,现在龙飞到了天上,其他的蛇都受到了封赏,但有一条蛇却被冷落。晋文公看到之后,说这上面说的一定是介子推,然后叫人去寻访,才知道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起隐居到了绵山上(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东南,介休这一地名,就因此而得名)。

晋文公于是带着人来到绵山,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介子推。但找了几日,仍然不见踪影,晋文公很不高兴地说:“介子推对我有这么深的成见吗,我没有封赏他,只是因为一时忙碌忘记了。现在他隐居在绵山上不下来,这也好办,听说他非常孝顺,现在我让人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他的母亲走下山来。”

魏犨在一旁说:“当初跟着主公一起流亡而有功的人,不只是介子推一个,现在他借口隐居,想要向国君讨取更大的封赏,真是令人不齿,我现在马上就让兵士们放火烧山,等一下他为了避火乖乖下山的时候,我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

于是兵士们在绵山周围一齐放火,大火熊熊,足足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绵山上。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脚下修建了祠堂,绵山周围的土地,都封为介子推的祠田。因为放火之日正是清明节的前几天,所以此后但逢清明之前,晋文公都下令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因此形成了寒食节。

由于介子推志行高洁,淡泊名利,所以他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后世的许多仁人志士,都无不以他为楷模,后世的帝王,也把他树立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倍加推崇。

但实际上,介子推是个悲剧人物。

首先,他说晋文公最终能回国即位,是因为上天在帮助他,狐偃这些人是在贪天之功,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说法。因为既然晋文公有上天帮助,那你介子推为何要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为什么又要把腿上的肉割下来让晋文公吃,让上天去帮助晋文公并填饱他的肚子岂不是更好?天助,只是机遇的另一个说法,但人助,却是必不可少,他个人清高没有错,但这样随意抹杀狐偃等人和自己在协助晋文公夺取君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属不当。

其二,他既然淡泊名利,那么当时割下腿肉让晋文公吃,又为什么要告诉晋文公,说是捕了一只鸟岂不是更好?这是不是想让晋文公记着他的这个好处。他这一说清楚,就搁在了晋文公心里,也害了自己。

其三,当晋文公回国之后,介子推即便是淡泊名利,不屑于与狐偃等人为伍,那么他像后世的张良那样受了封赏之后再离开又有什么不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对于晋文公而言,介子推比狐偃更可恶。狐偃虽然话说得有点过分,但毕竟还为晋文公上演一幕笼络人心的好戏搭建了一个平台,但介子推,却硬生生地把一顶忘恩负义的帽子扣在了晋文公头上并让他永世没有摘下,让这个人人称颂的贤明国君在老百姓面前抬不起头来,拿一些迂腐之臣的话说,介子推这么做,实际上就是陷君于不义。

所以晋文公在带兵搜山之时,说孝顺的介子推看到火起就一定会背着老母走下山来,那其实只是一个借口,他断定介子推不会下山,晋文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那就是介子推必须得死!

悲情的介子推,正直有余而不懂帝王心术,白白地送掉了自己和老母亲的性命。

从遗留的史料来看,介子推具备什么才能并无记载,如果介子推确实是一个英才,且他本人也并不否认晋文公是一个明主,那么他完全可以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展示自己,但遗憾的是,他作出了另外的选择,自命清高,代价不可谓不高。

实际上纵观历代帝王诸侯,晋文公怎么也归不到刻薄寡恩的那一个行列里去,尽管他的内心深处也确实有一些与其他帝王共性的不容触及的地方,但他的胸怀确实算不上狭小,他最后放火烧死介子推,也实在是被逼无奈!

更多精彩,请阅读原著《中国历史长河》(冷雨清著)。扫描二微码关注微信公众号zuojialengyuqing。

来源:搜狐    日期:2016-12-17
推荐阅读:叶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