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市网
河北都市网 > 公司 > 正文

六安战国古墓北墓惊人发现:青铜鼎盛满千年骨头汤

导读: 

4月9日,正在发掘的六安战国古墓北墓又有惊人发现,随着边厢雨布的逐渐掀开,两件脱落盖子的青铜鼎内竟然盛满骨头汤,汤色虽然混浊但动物骨头清晰可辨,究竟是牛骨,还是羊骨、猪骨,需经动物考古专家鉴定才能明了。


4月9日,正在发掘的六安战国古墓北墓又有惊人发现,随着边厢雨布的逐渐掀开,两件脱落盖子的青铜鼎内竟然盛满骨头汤,汤色虽然混浊但动物骨头清晰可辨,究竟是牛骨,还是羊骨、猪骨,需经动物考古专家鉴定才能明了。

之前4月8日下午,六安经济开发区战国古墓考古发掘现场就传来喜讯。北墓边厢后续清理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大型六山纹青铜镜,紧接着又发现16厘米四山镜。这枚战国六山镜直径约28厘米,三弦钮,圆钮座,外围一周凹面形环带,由地纹和主纹组成,主纹为六山字纹,在羽状底纹之上六个右倾斜变形山字绕钮作左旋排列,山字一边的延长线与相邻山字的底边相接,形成一个六角星形,素窄边,黑漆古包浆,头版头模。

战国六山镜历来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大名誉品种,出土绝少,尤其是直径约28厘米,为国内考古史罕见,目前已知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但它们的尺寸和品相无法与六安战国古墓出土的六山青铜镜相媲美,堪称国宝级战国青铜镜王。

9日,考古人员在北墓边厢里发现还有古人用来盛酒的青铜锺,如果密封状态好,可能还有酒液的存在。尤其是青铜鼎里的骨头汤,似乎时隔不久,余温尚存。国内战汉考古发现骨头汤不是首次,但多因长期浸渍,骨头均变为青铜锈的绿色,唯见六安战国古墓发现的满鼎骨头汤与众不同,因保存状态良好而别具特色。

9日,南墓的9块椁盖板被吊开,里面经初步探察有车马器、陶俑等文物;发掘工作进行较早的北墓已出土上百件文物。

4月10日上午8时30分许,六安城东战国墓之北墓开棺工作正式开始。棺盖揭开后,如同考古人员先前预料的一样——该墓拥有三重棺,最先揭开的是外棺板,然后是中棺盖,而内棺才是墓主人安息之所。考古发掘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将六安城东战国墓之北墓的中棺棺盖打开。令人好奇的是,北墓内棺棺盖表面出现了6对共12个立体方格。

省考古所的李德文教授称,这些像是一种装饰图案。考古队队长汪欣表示,也可能存在某种含义,但在内棺没有打开的情况下还很难判断。从北墓出土的4个铜鼎来看,墓主人应不低于大夫一级。

皖西学院的姚志忠教授认为,这可能与六安的“六”字有关联。早在钟表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历史上对“12”这个数字很重视。比如在《周礼》中可以看出,只有大夫一级的人才能享受类似“12”个方格的待遇。

据姚志忠介绍,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知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12个时辰,所以12个方格极有可能表示“天人合一”。当然,上述分析仅仅是一种猜想,具体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原定于10日下午对北墓内棺的开启工作推迟,今后可能会将其与南墓内棺一起吊运至异地开棺。11日的考古发掘重点是打开并清理南墓的外藏室。


来源:合肥晚报     日期:2011-04-11

推荐阅读:叶紫